1977年,对于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一种永远抹不掉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一年国家高考招生的恢复,让我们这些已经步入社会多年的青年获得了一次择优录取、公平竞争的宝贵机会,能够考大学和上大学,使我们的人生平添了许多的感触,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希冀。
我是1973年1月高中毕业的,由于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是班级第一名,所以毕业时班主任老师特别找我散步谈心,说按过去的招生考试,你的成绩考大学肯定没有问题,但现在是推荐选拔,不一定会轮到你,嘱咐我一定不要忘记学习,将来有机会一定去考大学。事实上毕业后的几年内不但没能被推荐上大学,而且当时管区(人民公社下面的片区派驻机构)学点领导到村里指名要我去联办中学(初中)教学,由于大队支部里没有人,也被别人代替了,于是村里安排我当了一名小学老师。教了三年小学,1976年春才上调到联中。
至于如何得到的高考消息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在中学教书,学校有报纸,知道的应该不会很晚。但遗憾的是,当时社会上并没有现在这样重视高考、为高考让路的氛围,学校领导对你参加高考也不是很重视,没有给予必要的支持,只能是靠自己挤时间去复习。记得那段时间我们自己动手修缮教室,休息时间多看了一会书,没有及时出来干活,校领导就很不高兴马上过来喊你。不过,还是非常感谢这两年的教学经历,它为我考入山大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因为那时我教初中语文,偶尔还替学点主任上政治课读读报纸上的时政要闻,所以语文知识和政治相对会更熟悉一些,据说当时的高考内容就是以初中为基础的。还有,当年曾担任联中团支部书记,毛泽东主席逝世参与组织追悼会的一些情形也历历在目,作文《难忘的一天》选取9月9日毛主席逝世,写起来可谓得心应手。记得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同志,记得你最难忘的是哪一天吗?你可能想到……然而对我来说,最难忘的一天莫过于9月9日毛泽东主席的逝世。文中什么“大河呜咽,高山低泣”,“继承毛主席遗志,化悲痛为力量”等等,凡是报纸上见过或能想起的能表达悲痛和决心的内容基本上都用上了,就是现在看起来也还多少有点煽情。语文考试时,公社教育组组长巡考就站在我旁边看,考后到处说我的作文写得好,肯定能得高分。前些年听我弟弟说,有人接触过高考档案,说我是全县文科前三甲,此话真假与否没有深入求证,但是能入山大就学,成绩肯定也不会很差。之所以要报考文科,如上所述一是当时就教语文,复习起来比较顺手,再就是我的语文课目初中高中成绩本来就好,每次作文老师评阅后都会作为范文在班里读,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还得到语文老师的偏爱,那时提倡“兵教兵”,老师指导我备好课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讲解毛泽东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还带领我采访写通讯报道,为县人民广播站投稿,这些都使我的语文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高考后的入学志愿,为了保险我是从专科填起的。那时觉得上个师专再当个公办教师能吃上国家粮就不错了,况且专科毕业工资定级每月能拿43.5元,与我们民办教师相比也是天壤之别(当时中学民办教师报酬每天记10分工,每月大概补助8元钱),所以我的第一志愿报的是泰安师专,第二志愿是山东师范学院,第三志愿才是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没想到竟然被省内最高学府录取,毕业后又当了大学老师,这些都是始料未及的。
说到这里,有两个插曲不能不提一下。一个是当年我们常庄公社一共考上了5个(其中2个为回乡插队青年)大学生,我们山后那一片两个管理区近20个大队只有我一个,所以是一个很轰动的事情,以致有一天一辆不知哪来的吉普车停在我们学校门口,很多人以为是来接我上学的。还有一个就是大学毕业后当老师,庄里乡亲很不理解。有一次回家路上见到村委主任,问我现在干什么,我说当老师,他说上了大学不是当国家干部吗,怎么现在还是老师?没上大学时不就是老师吗?家里兄弟们对此也不以为然,因为大学老师无权无势,家里什么光也沾不上,一点用处也没有。不过这也没办法,考大学时就没想过要当官,况且官府里咱也没有人进不去,觉得当个老师教学轻车熟路,还是挺好的。
下面简单说说上大学和大学毕业之后的事吧。
入学后,由于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既不像有些同学一开始就奔着考研,也不像有些同学带着弄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渴求,更多的是满足于学好每一门课,能考个好成绩顺利毕业就行,所以在学习上不能说不勤奋,但也说不上十分刻苦,不过各门课的基本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掌握得还是比较扎实的。所以分配到山东矿业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之后,经过半年助课(一般是一年助课)一次试讲就顺利通过,单位领导当时也没有想到会讲得这么好。当年下半年开始独立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72学时的课程我从头到尾贯通到底,讲课也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当然,这些都应当归功于母校和老师们四年的辛勤教育和培养。关于大学的学习生活,同学们已经回忆了很多,不再重复,我想最大的教益还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培育了我们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使我们终生受益。再有一点,由于没有考研的压力和得益于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在四年大学生活中阅读了大量中外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百万英镑》《欧也妮葛朗台》《静静的顿河》等等,这些虽然冲淡了对专业课程的深入钻研,但对于丰富自己的外国文学知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还是有一些帮助的。毕业分配的时候,兰州大学哲学系好像向学校要人,党总支书记汤光森可能觉得我能做点学问曾动员我去,因为新西兰(新疆、西藏、甘肃兰州当时的简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传说风沙很大,就没有去,刚好山东矿业学院(后来更名山东科技大学)有名额离家又近,于是就直接到矿院报道了,从那之后一直在科大工作直到退休。
我们学校原来在泰安,2004年搬入青岛新校区,地址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现在叫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山东科技大学工作生活40年,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前18年主要给大学生上政治课,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马列主义;后面到现在这20多年,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和编辑期刊。一生成果不多、成就不大,自认为做得有点价值和拿得出手的东西,一是主编的《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认为办的还不错。学报社科版1999年创刊,2000年我就到编辑部负责。经过努力尽管办刊水平与期刊层次跟全国那些大刊名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在高校文科学报界还是享有一定声誉,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文科学报”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是“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报在全国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界也有一定影响,我们的《科学•技术•工程跨学科研究》是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的“特色栏目”,很多著名专家学者如何祚庥、李醒民、刘大椿等都给我们撰过稿,该栏目文章经常被《新华文摘》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技哲学》全文转载。说到学报,不能不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办刊的支持和帮助。学报第一任主编周建发教授曾在咱们哲学系进修过,与谭鑫田老师关系较好,创办过程中曾得到谭老师的很多指导和帮助。另外臧乐源、谭鑫田、何中华等老师,周向军、刘敬鲁、唐少杰、张景芬、王毅平、李金蓉、袁玉骝等同学也都慷慨解囊不吝赐稿,这些都使我们学报增色不少。其次就是2010年以来参与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帮助学校总结提炼了“科大精神”“科大传统”“科大教风”和“科大学风”,使之与校风一起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还有就是,在学校喜迎70周年校庆之际,受学校有关部门委托,主持编写了《砥砺前行七十年——山东科技大学校史(1951—2021)》,并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校史的编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不仅大家的意见很难统一,众说纷纭,需要反复讨论反复修改,更重要的是,要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梳理出学校的发展脉络,总结出学校的发展规律和办学启示,非常费脑费神,有时真是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真正体会到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滋味。不过,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为学校修史编志,也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吃点苦受点累也值得。通过反复思考,我把学校70年的历史凝练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即“两个源头,一条主线,三次融合,四个阶段”,发掘出“三个黄金时期”,总结出“五点办学启示”,力争通过校史的编写,使全校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发挥好资助育人的作用。校史的编写感慨良多,在校史出版发布会上,我曾以《咏科大史》为题赋诗直抒胸怀:
一本科大史,耗时整两年;
四编十五章,字数五十万。
两个源头起,一条主轴线;
三次大融合,四个时间段。
一路风和雨,奋进七十年;
自强不停息,谋求大发展。
决战新时代,挥写新史篇;
目标冲一流,指日可破关。
生活如歌,岁月如诗,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回忆。我常想,在求学与职业成长的道路上,有几段阅历是值得我特别感恩的。一是两年的高中学习,尤其是语文老师的厚爱和提携,为我奠定了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二是两年的联中教学经历,无形中为我搭建了一座通过高考顺利进入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的桥梁。第三段,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就是1977年的高考以及进入山大四年的哲学学习,因为这是我们这一批人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使我们的生命具有了新的高度和厚度。
1977年的高考恢复是一道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因为77高考,我们走进了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哲学系,又因为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们结识了那么多好的老师和好的同学,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无论是求学期间还是工作之后的职业生涯中,大家都在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支持你。尽管我们毕业后各自天涯海角,但大家始终没有忘记你,一直在与你同行。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他们到科大讲学或是指导工作,或是邀你相陪,或是到家中看看,让你倍觉温暖;臧乐源老师到科大作报告时曾到家中作客,席间还作诗相赠;王复三老师给科大干部培训班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于是很多人知道了我在上大学时还是青年黑格尔分子(自己心里清楚,什么青年黑格尔分子,不过是老师为学生宣传造势罢了);有许多同学在我前行的道路上给予过各种各样的帮助,这些都使我永志不忘,在此也向你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因此,在毕业四十周年之际,我们感恩1977,就不仅仅是感恩与那个恢复高考的重大历史事件相遇,更重要的是感恩与哲学系相遇,与老师和同学们相遇。
最后,让我们永远记住这美好的相遇,长相忆,勿相忘。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祝大家的身体健健康康!
2022年5月21日于青岛
附录
《关于<杂忆>的一点补充和说明》
《杂忆》一文提交同学群后,群主晓武同学建议对校史的框架体系作些解释和说明作为附录,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山东科大,对科大也是一直宣传。考虑到前文有些话想说而没有说完,索性再写个补充和说明,大家如果有兴趣就看,没有兴趣就算。
文中说自己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掌握的知识就多,好与不好只是在班里比较而言。我们那个地方地处莱芜东北部山区(俗称莱芜边边上,与淄博搭界),那时生活很贫穷,教育也很落后,村里没有固定的学堂,四年小学全是借用农户闲置的房子,黑屋子土台子,还不断地换地方。小学上完四年级(初小)然后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后来初中、高中就改成了2年制,所以满打满算总共上了8年学,所以到了大学以后,和多数同学相比顿时觉得很无知。那时的农村就是文化沙漠,根本没看过多少书,记忆中好像只读过《林海雪原》《苦菜花》三部曲和《金光大道》等有限的几本小说,所以到了大学见到外国文学才会一个劲地阅读。
说到人生理想和目标,由于生长在落后山区,一来贫穷落后限制了想象力,二来从根子上就具有一种小农意识,很容易自我满足。高考时觉得师专毕业当个公办老师就不错,上了大学觉得能顺利毕业就不错,到了工作单位觉得教个马列主义政治课,吃四年哲学专业的老本就够了,所以拼搏进取的精神一直不足,以致于在读了安徽大学哲学助教进修班后,有个老师动员我报考他的伦理学硕士研究生都没有去。当然,到了后来从事高教研究和学报社科版的编辑,便感觉到理论功底太浅、学术训练不足。
至于对生活的感恩,正像高考作文“难忘的一天”一样有很多。如果说,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最值得感恩的是1977高考与四年的大学学习,那么在职业生涯的经历中,尤其感恩从教学转向学校高教研究所和学报编辑部任职的这15年。由于多次参与学校十年、五年发展规划的起草以及为迎接全国本科教学评估撰写办学特色报告,得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思路,也由于长期从事学报的编辑工作,编辑素养和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相遇,才奠定了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和成功主编科大校史的扎实基础。
最后说说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和编写校史的有关事情吧。
学校的文化建设启于2000年之后。山东科技大学成立后,校领导先是觉得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校训,于是开始征集训词。我曾先后撰写过好几条,尽管都没有被采纳,但有两条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条是“必仁且智,拔新领异”。该条分别取自《春秋繁露》与《世说新语》,此条被刻于校庆55周年校友赠送的大鼎上,并立于学校泰山广场一侧,此即玉骝兄微信群中所指的巨石题词。一条是“能成其大”。此条主要取义于《道德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与秦李斯《上书秦王》“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之说,民国人士曾刻石于泰山南麓以示泰山包容万物、胸怀博大之气象。作为校训,则是用以盛赞山东科技大学历经沧桑、自强不息,由小到大、刚健有为的办学历史,和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建设高水平科技大学、把学校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激励全校师生涵养跬步千里、终成大事的精神气质。有两个校领导对此非常赞赏,觉得所有征稿就是这一条能使人眼前一亮,其中一人还鼓动我找个工匠把它刻在主教学楼前墨水河旁耸立的一块巨石上,使其造成既成事实,时间一长大家就认了。由于时任学校主要领导比较欣赏“创新”,所以最终教代会通过的是“惟真求新”。关于“科大精神”,我曾在《山东科大报》写过一篇文章,提出山东科大有两种精神:一种是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奋发图强精神,一种是以爱校荣校为核心的敬业奉献精神,后来就是以这两种精神为基础形成了我们的科大精神“坚韧不拔 发奋图强”与科大传统“爱校奉献,敬业实干”。我们的科大教风是“尚德尚学,严谨严格”,科大学风是“勤学笃行”。这些内容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但都是从煤炭院校的办学实际提炼出来的,突出强调了“严”“实”和科大人锲而不舍、奋进图强的精神。
关于科大校史的源头问题一直有争论,1998年的校史把1956年成立的济南煤校作为源头,2006年的校史把1951年成立的淄博煤校作为源头。新编校史则提出“两个源头”说,把两所煤校都看作源头,但同时指出两个源头历史地位并不相同,其中济南煤校为正源。这样,就在正题、反题之后形成了一个合题,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从而扬弃了前两本校史各自的片面性,既把校史推进到了1951年,又维护了济南煤校的正统地位,两全其美。“一条主线”,即济南煤矿学校→山东煤矿学院→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三次融合”,是指淮南矿业学院撤销并入山东煤矿学院、泰安煤校与山东煤矿学院组建山东矿业学院以及山东煤炭教育学院与山东矿业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四个时期”,即“两源并立及融合时期”“山东煤矿学院时期”“山东矿业学院时期”和“山东科技大学时期”。以前的校史都以国家重大事件如“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来叙事,新校史则以学校自身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为依据来讲述。“三大黄金时期”,一是1963年8月至“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淮南矿业学院并入山东煤矿学院,学校实力大增,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特别是大学毛泽东著作、学校革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时成为全国高校先进典型。二是1984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学校开展全面改革,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诞生了煤炭系统第一个学部委员(院士),获批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部级重点学科,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突破等等,这些都使学校走在了全国煤炭高校的前列。三是青岛校区建成搬迁之后的这十几年间,科大人乘合并组建和校区搬迁之东风,激情飞扬、高歌奋进,抓住机遇把学校做大变强,成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和“冲一流”高水平大学,走在了省属高校前列,这是学校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五点办学启示”,一是唯有努力奋斗,才能创造美好未来;二是善于抓住机遇,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自己;三是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四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双一流”的强力支撑;五是先进的校园文化是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上对学校历史发展脉络的基本把握以及对办学启示的总结,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本人以为,写校史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这就要求史中首先要有理、有信、有德,这个理就是办学规律和办学启示,这个信就是信心和力量,这个德就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校风。编写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学校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办学成就捋清楚了,办学经验和启示也就呼之欲出,这时心里才豁然开朗,突然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当然,能够做到这些,一是奠基于40年来一直在山东科大工作,对学校有一种感情和责任,再就是要归功于四年的哲学学习与思维训练,养成了善于高度概括的基本功,因为学哲学就是要把握住事物背后那些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
最后还想说,写这些事完全不是为了标榜宣扬自己,因为班里同学做大学问、干大事的人多的是,与大家相比不足挂齿。今天写出来一是完成群主交代的作业,二是权作毕业四十周年对班集体和母校的一次汇报。
再次谢谢山大,谢谢哲学,谢谢我们的班集体,也谢谢我们的山东科技大学!
文:黄仕军
图:黄仕军、《如歌岁月》编辑组